北京大學(xué)賽克勒考古與藝術(shù)博物館近日舉辦的“閑事與雅器”展覽,展出了香港收藏家麥溥泰先生收藏的280余件(套)古代文物,年代跨度由唐至明,尤推兩宋遼金,而材質(zhì)以瓷器為主,輔以金、銀、銅器、漆器、石器、瑪瑙等;器類則以茶器、酒器為重,兼及花器、香具與文具。其中一套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八棱執(zhí)壺及八棱臺盞,是目前已知存世的一套完整器。而北宋耀州窯青釉刻花執(zhí)壺帶溫碗,算是稀有之物,因為國家的博物館里只藏有一只溫碗,足見其珍貴。一只宋哥釉八方杯釉色肥厚,金絲鐵線明朗,開片密而不亂,充滿了生機感,讓人愛不釋手。此外,北宋定窯黑釉醬彩盞、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螭耳杯、宋吉州窯目葉紋黑釉盞、金定窯印花牡丹...
負(fù)盛名的文房四寶是:浙江湖州的湖筆、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紙、廣東端州的端硯具體:文房四寶中的毛筆,的有宣筆、湖筆及宋筆(四川樂山)。其中宣筆了中國毛筆的個發(fā)展時期,即從漢代至宋末千余年的歷史。唐代,宣州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誕生了中國毛筆兩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筆名家諸葛高為的“諸葛派”。中國墨的杰出就是徽墨?!盎漳拇蠹遥兿计浒搿?。,已經(jīng)形成了以宣城的績溪為中心的徽墨生產(chǎn)基地。房四寶中的紙,用于書畫的比較好的是宣紙。宣紙已有千余年的歷史,倍受古今書畫名家的親睞,已經(jīng)成為書畫用紙的代名詞,有“千年壽紙”“紙中”的美譽,曾于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如今,已經(jīng)形成了以中國宣...
帝王用硯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數(shù)位喜愛收藏的風(fēng)雅帝王,其中以宋徽宗與清高宗*****,二帝皆富藏弆,然要探究徽宗時代的文物則了無蹤影,皆因靖康之難,徽、欽二帝及其宮藏盡為金人擄去,雖有數(shù)畫傳世,但難見古硯蹤影,宣和文物大多已成浮云。有清康雍乾三代帝王皆重翰墨,乾隆時文修武偃,一派升平,一部《西清研譜》盡顯皇家藏硯。然而貴為九五之尊的帝王,他用什么硯呢?好在有宮廷畫家記錄了這位十全老人的文房生活一幕。在《康熙便服寫字像》(朗士寧故宮博物院)中,康熙皇帝所用之硯是清初常見的淌池素硯,從中可證清代硯制早、中期之變化。硯就是俗指硯臺,它適用于盛墨的工具也可以適用于研磨的。閔行區(qū)設(shè)計收購文房四...
宣紙是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書畫用紙,是漢族傳統(tǒng)造紙工藝之一。宣紙“始于唐代、產(chǎn)于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府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迄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2002年涇縣被國家確定為宣紙原產(chǎn)地域。由于宣紙有易于保存,經(jīng)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宣紙的原材料主要是青檀,配料是稻草等農(nóng)產(chǎn)品。宣紙按加工方法分為原紙和加工紙。按紙張洇墨程度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熟宣是采用特種再加工技術(shù)形成更多花色品種的加工宣紙,主要分蠟宣、礬宣、色宣、色礬宣等百余種。書法和寫意畫用生宣,工筆畫用熟宣。按原料配比分為棉料、凈皮、特種凈皮三大類。規(guī)格按大小有四尺、五尺、六尺、七尺金榜、尺八屏、...
筆的使用在我國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筆為文房四寶,故雅號、戲稱也多。早的當(dāng)推《詩經(jīng)·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這里稱筆為“管”。曹植則稱筆為“寸翰”,其《薤露行》云:“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弊笏挤Q筆為“柔翰”,如《詠史》詩:“弱冠異柔翰,卓犖觀群書?!表n愈更為筆立傳封爵,其擬人化寓言《毛穎傳》云:“毛穎者,中山人也,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累拜中書令,呼為中書君,與絳人陳玄、弘農(nóng)陶泓、會稽楮先生友善。”此傳問世后,毛穎、管城子、中書令、中書君,便成了筆的雅稱;而陳玄、陶泓、楮先生則成了墨、硯、紙的別名。白居易稱筆為“毫錐”,故《寄微之》詩云:“策目穿...
筆洗是一種漢族工藝品,屬于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外的一種文房用具,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種類繁多、雅致精美而廣受青睞,傳世的筆洗中,有很多是藝術(shù)珍品。筆洗有很多種質(zhì)地,包括瓷、玉、瑪瑙、琺瑯、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屬于名貴材質(zhì)。各種筆洗中,常見的是瓷筆洗。各種筆洗不但造型豐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藝精湛,形象逼真,作為文案小品,不但實用,更可以怡情養(yǎng)性,陶冶情操。古用貝殼、玉石制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筆洗問世;明代還用銅制作的小盂作筆洗,歷代多以玉、陶等制作,較為豐富多彩。型多為扁圓形、青花瓷為多,上飾各種花紡圖案,極富樸素、文雅和莊重感。"文房"之名,起于我國歷史南北朝...
紙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一,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紙是一種用植物類纖維加工制作而成。在沒有紙的時期,人們把文字刻在龜甲、竹片、絹帛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這樣的書寫材料顯然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到了西漢時期,紙應(yīng)運而生了,然而到了東漢時期,蔡倫又對造紙術(shù)的改進,為我國造紙業(yè)的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開拓了廣闊的前景,直到宋代以后,造紙技術(shù)日益提高,紙的品種也越來越多,紙張質(zhì)量也越來越好。硯,也稱硯臺。它是磨墨必不可少的工具,硯一般是用堅硬的石塊制成的,其形狀多為長方形,方形或圓形,而且還附有豐富多彩的花紋。據(jù)考古資料記載,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研墨工具。但據(jù)史料記載,硯是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