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綠氫”(Green Hydrogen)定義。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fā)布《“綠氫”政策制定指南2020》,其中定義“綠氫”,即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能。該指南提及較成熟的綠氫制備技術是基于可再生電能的水電解技術,同時也提及了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氫方案,包括生物質氣化與裂解、熱化學水分解、光催化、生物質超臨界水氣化等。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對于生產每單位綠氫的二氧化碳當量沒有明確規(guī)定。國際綠氫組織“綠氨”(Green ammonia)定義,2023年1月14日,國際綠氫組織(GH2)宣布對綠氨標準進行更新,新標準規(guī)定由綠氫制成綠氨(Green ammonia)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標準不應超過0.3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千克氨。綠氫制氨的研究需要關注催化劑的活性、穩(wěn)定性和再生性等因素。山東氫轉氨反應器
國內方面,隨著國內雙碳政策體系的確立,2022 年 2 月四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高耗能行業(yè)重點領域節(jié)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 年版)》,國家能源局《“十四五”新型儲能發(fā)展實施方案》,工信部《工業(yè)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涉及綠氨存儲和應用方面的政策出臺,2022 年我國綠氨的發(fā)展明顯加速。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2022 年 3 月國家氫能中長期規(guī)劃發(fā)布以來,國內綠氨規(guī)劃并落地的年產能已超過 156 萬噸,對應超 28 萬噸/年的綠氫需求。在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綠氨和綠氫結伴而生,被認為實現(xiàn)綠色降碳的重要途徑,在未來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發(fā)展紅利。山東氫轉氨反應器綠氫轉氨過程中可以考慮與其他廢氣混合利用,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
中國方案助力全球綠色氫基能源標準,綠色氫基能源會受到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推動,因此需要在中國制定自己的綠色氫基能源標準。首先,目前各國對綠氫的術語定義并不統(tǒng)一,存在“可再生氫”(Renewable Hydrogen)、“低碳氫”(低炭素水素)、“清潔氫”(Clean Hydrogen)“綠氫”(Green Hydrogen)等多種相似概念的術語,綠氨、綠甲醇標準體系更加混亂。其次,對于其生產方式是否一定涉及電解水尚有爭議,如美國支持“清潔氫”的生產方式可使用帶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的化石燃料、生物質、核能等非電解水制氫的方式,而日本認為“低碳氫”的生產方式應為電解水制氫。較后,各國對當量的碳排放標準尚無共識,綠色氫基能源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量二氧化碳當量閾值并不統(tǒng)一。
以新一代可再生、環(huán)境友好的氨燃料,取代傳統(tǒng)燃料勢在必行。但世界上的多數(shù)國家并無能力引導這一更替。在汽車已經普及的國家,這一更替將是一個耗費、困難甚至痛苦的過程。發(fā)達國家的government多因其任期短所造成的急功近利的特性及其與石油等既得利益財團的瓜葛,無意亦無力主動地引導這一長期的歷史性的轉變。中國對燃料與動力的需求日增,對通信與IT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中國信息與移動通信產業(yè)迅猛發(fā)展,加上7.5億互聯(lián)網個人用戶,年需求供電保障電量高達3000億度電(2012年),未來更將高達5000億度電。綠氨產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政策支持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推動。
第二項授權法案定義了一種量化可再生氫的計算方法,即可再生氫的燃料閾值必須達到28.2克二氧化碳當量/兆焦(3.4千克二氧化碳當量/千克氫氣)才能被視為可再生。該方法考慮到了燃料整個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明確了在化石燃料生產設施中的共同生產可再生氫或其衍生物的情況下,應當如何計算其溫室氣體排放。日本“低碳氫”(低炭素水素)定義,2023年6月6日,日本經濟產業(yè)省(METI)發(fā)布修訂版《氫能基本戰(zhàn)略》,該草案已經在可再生能源、氫能相關部長級會議上通過。該戰(zhàn)略設定了“低碳氫”的碳強度目標,即從原料生產到氫氣生產的碳排放強度低于3.4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氫氣,并明確了境外生產氫的碳排放要涵蓋長途運輸?shù)热芷?。氨轉氫技術可實現(xiàn)氨氣的高效利用和能源回收。貴州醫(yī)藥綠氨
綠氨在水中溶解度較高,可以與水形成氨水溶液。山東氫轉氨反應器
國內項目中,多數(shù)項目集中在內蒙古、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qū)。其中較為典型的有如下項目:① 2022 年遠景科技與內蒙古赤峰市人民government合作在赤峰市建設風光制綠氫綠氨一體化示范項目,總投資約達 400 億元,該項目預計 2028年前建成投產,計劃總投資約為 400 億元,預計 2028 年前建成投產。② 北京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合作簽署風光儲氫制綠氨項目協(xié)議,該項目預計電解制氫規(guī)模日產 300 噸,年產綠氨規(guī)模達 60 萬噸。山東氫轉氨反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