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的結構
ABS大分子主鏈是由三種結構單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重復連接而成的。
不同的結構單元賦予其不同的性能:丙烯腈——耐化學腐蝕性好、表面硬度到;丁二烯——韌性好;苯乙烯——透明性好、著色性好、電絕緣性以及加工性好。三種單體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堅韌、硬質(zhì)、剛性的ABS樹脂。
不同廠家生產(chǎn)的ABS因結構差異較大,故而性能差異也較大。
ABS很初是在PS改性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由于具有韌、剛、硬的獨特優(yōu)點,其用量與PS相當,而且應用范圍已經(jīng)遠遠超過PS,因此成為一種**于PS的塑料品種。早期將ABS劃分為工程塑料一類,但隨其快速發(fā)展,產(chǎn)量很快接近其母體PS,因此從2000年起就將其劃分為通用塑料一類,成為第五大通用塑料品種。 ABS塑膠原料的五大性能包括一般性能、力學性能、熱學性能、電學性能、導電性能。奇美ABS PA-764B
熱學性能 塑料ABS的熱變形溫度為93~118℃,制品經(jīng)退火處理后還可提高10℃左右。ABS在-40℃時仍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韌性,可在-40~100℃的溫度范圍內(nèi)使用。
電學性能 塑料ABS的電絕緣性較好,并且?guī)缀醪皇軠囟?、濕度和頻率的影響,可在大多數(shù)環(huán)境下使用。
環(huán)境性能 塑料ABS不受水、無機鹽、堿及多種酸的影響,但可溶于酮類、醛類及氯代烴中,受冰乙酸、植物油等侵蝕會產(chǎn)生應力開裂。ABS的耐候性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易產(chǎn)生降解;于戶外半年后,沖擊強度下降一半。 超高流動ABS供應商家ABS的電絕緣性較好,并且?guī)缀醪皇軠囟取穸群皖l率的影響,可在大多數(shù)環(huán)境下使用。
鏈接方式
鏈接方式包括卡扣、螺絲、熱熔、超聲、膠水等。
.使用范圍
手機外殼、家電制品、日用生活外殼、電子產(chǎn)品外殼等。
.模具注塑常用收縮率
模具注塑常用收縮率為0.5%。
.注塑工藝條件
(1) 干燥處理:ABS材料具有吸濕性,要求在加工之前進行干燥處理。建議干燥條件為80~90℃下很小干燥2H。
(2) 熔化溫度:210~280℃:建議溫度:240℃。
(3) 模具溫度:25~70℃(模具溫度將影響塑件粗糙度,溫度較低則導致粗糙度較高)。
(4) 注塑壓力:500~1000bar。
(5) 注塑速度:中高速度。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一種熱塑性塑料合成聚合物樹脂,它的平衡性能很好,能被裁剪以適合特殊需求。它的主要物理特性是:堅硬、牢固。樹脂等級的ASS能像人造橡膠(或橡膠)一樣具有彎曲性能。其中,聚丁二烯提供很好的抗壓強度,非結晶苯乙烯熱塑性塑料使ABS的加IT藝更為簡單(在模具中更易流動),而丙烯腈則增加了ABS的牢度、硬度與抗腐蝕性。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是一種熱塑性塑料合成聚合物樹脂,它的平衡性能很好,能被裁剪以適合特殊需求。它的主要物理特性是:堅硬、牢固。樹脂等級的ASS能像人造橡膠(或橡膠)一樣具有彎曲性能。其中,聚丁二烯提供很好的抗壓強度,非結晶苯乙烯熱塑性塑料使ABS的加IT藝更為簡單(在模具中更易流動),而丙烯腈則增加了ABS的牢度、硬度與抗腐蝕性。殘料量2~8mm,取決于計量行程和螺桿直徑。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英文簡稱ABS,為熱塑性樹脂。ABS塑料是設計常用品類之一,因其很突出特點是設計與生產(chǎn)公差精度高,可達到0.002mm的精度,并且具有綜合性能良好、機械強度高的特性,另與改性品種著重在齒輪軸承、汽車制造、文教體育、家用電器外殼等產(chǎn)業(yè)使用,所以多稱其為ABS工程塑料。**精度和性能的典型產(chǎn)品就是使用ABS為材料的樂高玩具,另外也是3D打印機價格低廉的塑料絲。
特性:無害無味淺黃色非晶態(tài)粒料、堅韌、質(zhì)硬、剛性好、收縮率低導致成型性好精度高、機械強度高、重量輕、表面光滑、著色性好、易涂裝、電鍍層結合度為其他塑料10~100倍、兼顧丙烯腈化學穩(wěn)定性、抗油性、一定剛性、具備丁二烯的韌性、耐沖擊與耐寒性、兼具苯乙烯良好的介電性能、光澤與加工性、室外易老化、變色、龜裂、易溶于醛、酮、酯、氯代烴、離火繼續(xù)燃燒、可經(jīng)過機械加工、焊接、粘接、電鍍等進行二次加工。
綜合性能較好、沖擊強度較高、化學穩(wěn)定性、電性能良好。阻燃級ABS直銷價
ABS的外觀為不透明呈象牙色的粒料,無害、無味、吸水率低其制品可著成各種顏色,并具有90%的高光澤度。奇美ABS PA-764B
ABS塑料的簡介
ABS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23~41%)、丁二烯Butadiene(10~30%)和苯乙烯Styrene(29~60%)三種單體共聚而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稱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簡稱ABS。
ABS的制造方法分為混煉法與接枝法兩種,混煉法ABS很早是由美國橡膠公司在1945年開發(fā)的,而接枝法ABS則是由美國Marbon公司在1954年首先合成的。合成的ABS有中沖級型、高沖級型、超高沖級型和耐熱型四類。
ABS共聚物中三種單體的一般比例為20:30:50,只要改變?nèi)叩谋壤?、聚合方法、顆粒的尺寸,就可以生產(chǎn)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沖擊強度、流動特性的ABS品種。比如增加丁二烯組分的含量,就可以提高ABS的沖擊強度,但是硬度與流動性會降低,強度和耐熱性會變差。如果ABS中丁二烯的含量達到50%以上,則稱為高膠粉,常用于ABS和PC/ABS的增韌改性。
ABS很初是在PS改性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由于具有韌、剛、硬的獨特優(yōu)點,其用量與PS相當,而且應用范圍已經(jīng)遠遠超過PS,因此成為一種**于PS的塑料品種。早期將ABS劃分為工程塑料一類,但隨其快速發(fā)展,產(chǎn)量很快接近其母體PS,因此從2000年起就將其劃分為通用塑料一類,成為第五大通用塑料品種。 奇美ABS PA-76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