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
以太網是一種計算機局域網技術。IEEE組織的IEEE 802.3標準制定了以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guī)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xié)議的內容。以太網是目前應用普遍的局域網技術,取代了其他局域網技術如令牌環(huán)、FDDI和ARCNET。
以太網是現實世界中普遍的一種計算機網絡。以太網有兩類:類是經典以太網,第二類是交換式以太網,使用了一種稱為交換機的設備連接不同的計算機。經典以太網是以太網的原始形式,運行速度從3~10 Mbps不等;而交換式以太網正是廣泛應用的以太網,可運行在100、1000和10000Mbps那樣的高速率,分別以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和萬兆以太網的形式呈現。
以太網用于運動控制的三個原因;吉林以太網測試市場價價格走勢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以太網采用帶檢測的載波幀聽多路訪問(CSMA/CD)機制。以太網中節(jié)點都可以看到在網絡中發(fā)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們說以太網是一種廣播網絡。
以太網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以太網中的一臺主機要傳輸數據時,它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1、信道上是否有信號在傳輸。如果有的話,表明信道處于忙狀態(tài),就繼續(xù),直到信道空閑為止。
2、若沒有到任何信號,就傳輸數據
3、傳輸的時候繼續(xù),如發(fā)現則執(zhí)行退避算法,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后,重新執(zhí)行步驟1(當發(fā)生時,涉及的計算機會發(fā)送會返回到信道狀態(tài)。注意:每臺計算機一次只允許發(fā)送一個包,一個擁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節(jié)點)
4、若未發(fā)現則發(fā)送成功,所有計算機在試圖再一次發(fā)送數據之前,必須在近一次發(fā)送后等待9.6微秒(以10Mbps運行)。 遼寧以太網測試配件以太網交換機工作原理;
當然,處在網絡的一些交換機對這個參數是有要求的。大家不妨考慮下這種狀況:某臺核心交換機用 16 個千兆端口連接 16 棟樓宇內的交換機,這臺交換機會要求 16 個端口同時通信,并可能帶寬達到飽和狀態(tài),也就是說它需要至少 16G 的交換總容量,才能滿足網絡需求,這也是我們以后選擇交換機交換容量的一種參考。同時我們還要為未來升級預留擴展,那么為其準備 1 倍的升級空間,即此設備比較好有 32G 的交換總容量。為了讓大家對交換機的這個能力有個印象,我們舉一些例子,如一般廠商的系列交換機中,低端部門工作組級交換機的交換容量一般是 2G 左右,匯聚層設備一般為 20G 左右,設備從 30G到 180G 不等。
由于10GBase-T以太網測試的總線采用PAM-16的信號調制方式,信號上的電平更多,因此在真實的信號傳輸時總線上的信號看起來是類似噪聲的波形。傳統(tǒng)的眼圖測試方法對于這樣的信號測試已經不太合適,因此在10GBase-T標準中規(guī)定了很多新的測試項目,除了有些項目是傳統(tǒng)的時域波形參數測試,還有很多頻域的測試項目。表7.1列出的是根據IEEE的802.3規(guī)范要求,對于10GBase-T以太網測試總線的信號質量測試應該完成的測試項目及建議使用的儀器。10M/100M/1000M以太網測試;
10GBase-T/MGBase-T/NBase-T的測試
10GBase-T是IEEE在2006年推出的10G以太網的標準,用于在服務器、數據交換機間用雙絞線和RJ-45接口實現10Gbps的信號傳輸。10GBase-T的實現方法與1000Base-T的實現方法類似,都是同時在4對雙絞線上進行雙向的數據傳輸,但是采用了更復雜的信號調制技術(PAM-16)、更高級的噪聲抑制(Tomlinson-HarashimaPrecoding信道均衡)、更復雜的編碼方法(加擾/解擾、LDPC編碼)以及更好的傳輸網線(6類線)來實現10Gbps的以太網信號傳輸。在CAT6a或更好的網線上,10GBase-T信號可以傳輸100m,在普通的CAT6網線上,傳輸距離可到30多米。圖7.19是10GBase-T以太網的總線架構。 車載以太網還可以借鑒和使用一系列在傳統(tǒng)以太網上經過驗證的成熟技術;吉林以太網測試市場價價格走勢
100Base-Tx以太網測試有哪些項目;吉林以太網測試市場價價格走勢
以太網用于運動控制的三個原因
以太網正成為工業(yè)應用中日益重要的網絡。就運動控制而言,以太網、現場總線以及其他技術(如組件互連)歷來都是相互競爭的,用以在工業(yè)自動化和控制系統(tǒng)中獲得對一些苛刻要求的工作負載的處理權限。運動控制應用要求確定性(保證網絡能夠及時將工作負載傳送至預定的節(jié)點),這是確保位置保持所必需的,這進而又將確保驅動器的精確停止、適當的加速/減速以及其他任務。
標準的IEEE 802.3以太網從未達到這方面的要求。即使全雙工交換和隔離域淘汰了過時的CSMA/CD數據鏈路層,但它還是缺乏可預測性。此外,典型堆棧中的TCP/IP的高度復雜性并未針對實時流量的可靠傳送進行優(yōu)化。因此,現場總線以及帶有基于ASIC的PCI卡的PC控制架構一直是常見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
吉林以太網測試市場價價格走勢